九十载风雨,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权力游戏,亦是东南亚小国在夹缝中求生的缩影。他曾被法国殖民者扶持为傀儡国王,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摇摆不定,又经历了美国中情局的暗中操控以及红色高棉的残酷统治,最终在中国的庇护下得以喘息,晚年重回王位,却也终是“统而不治”的象征性人物。如今,柬埔寨强人洪森指着泰国总理鼻子叫嚣,这一幕与西哈努克的命运惊人相似,都预示着小国领袖在夹缝中求生,难逃大国博弈的宿命。
1941年,年仅19岁的诺罗敦·西哈努克被法国殖民者推上王位,这并非出于对年轻国王的尊重,而是法国人精心设计的策略。莫尼旺国王去世后,法国殖民当局为了平息诺罗敦王室与西索瓦王室之间激烈的继承权之争,选中了这位对政治不甚关心,沉迷于音乐和艺术的青年。在金边举行的登基仪式上,西哈努克甚至连王权权杖都没有碰触,全程在法国军官的严密掌控下完成,傀儡生涯的序幕就此拉开。
然而,法国殖民者的如意算盘很快被打破。1942年2月,日军入侵金边,枪口逼迫法国总督就范,西哈努克瞬间易主,被迫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柬日友好条约”。日本军官甚至直接住进王宫,以“顾问”的名义干涉一切,从国王的日常饮食到宫廷事务,无不插手。讽刺的是,在日本战败前夕,他们却反常地怂恿西哈努克宣布柬埔寨独立,但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闹剧,演讲稿由东京审定,现场卫兵都佩戴着日式钢盔,独立的欢呼声还未落下,日本坦克便驶上了金边街头。
展开剩余69%法国人卷土重来后,西哈努克终于找到了反抗的机会。1953年,他避开法国人的监视,前往暹粒行宫发表独立宣言,声称“柬埔寨一天不真正独立,我一天不回金边!”。这一举动点燃了全国范围的反法抗议浪潮,迫于压力,法国最终在当年11月9日屈服,签署了承认柬埔寨独立的条约。民众拥戴他为“独立之父”,但实际上,1955年柬埔寨宪法规定国王“统而不治”,权力严重受限。西哈努克被迫退位,将王位让给自己的父亲,并组建“人民社会同盟”参加大选,最终垄断了所有议席,出任首相兼外交大臣,看似掌握了权力,实则依旧深陷于权力角逐的漩涡。他曾无奈地感叹:“我表面上是首相,实际上却做着国王的活,法国人走了,美国中情局又盯上了柬埔寨!”
1970年3月,西哈努克访问苏联期间,美国支持的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宣布废黜他,并残酷地杀害了他留在国内的19个子孙。走投无路的西哈努克在苏联寻求庇护未果,最终在周恩来的邀请下,飞往北京。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时,周恩来总理携叶剑英、李先念等领导人亲自迎接,那一刻,他泪流满面。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给予他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了大量的无偿军事援助,帮助他抵抗朗诺政权和红色高棉。西哈努克深情地说:“除了中国,谁会为了一个小国赌上国运?”
1975年,红色高棉掌权,西哈努克被“请”回金边,成为国家元首,但这只是表面上的风光,他实际上被软禁在王宫,连大门都无法走出。波尔布特当着他的面撕毁了君主宪法,其他王室成员被流放到农村,他的五个儿子和十四个孙子被押送至劳改营并惨遭杀害。王宫花园里,他常常听到墙外传来的枪声,那是红色高棉处决贵族的血腥证明。1976年,他被迫辞职,软禁进一步升级,甚至连上厕所都被严密监视。直到1979年越南军队入侵金边,在中国施压下,他才得以获释。
1993年,柬埔寨恢复君主立宪制,71岁的西哈努克再次登基,然而,宪法明确规定国王“终身元首但不执政”。洪森牢牢掌握着军权,王室的预算也受制于首相。晚年,西哈努克长居北京,他曾坦言:“柬埔寨的王冠有千斤重,只有在北京东交民巷15号,我才能喘口气。”2004年,他颤巍巍地宣布退位,镜头捕捉到了洪森嘴角一闪而过的意味深长的笑容。2012年10月15日,西哈努克在北京病逝,灵堂里摆放着他亲笔书写的歌词:“啊,中国!你平等相待小国,柬埔寨人民是你永恒的朋友……”,而金边独立纪念碑下,民众献上的花圈上写着:“傀儡国王终于自由了。” 西哈努克的一生,是悲剧,更是东南亚小国在风云变幻中的缩影。洪森今日的强硬姿态,或许正是这段历史的现代注脚。
"
发布于:四川省正规实盘配资平台,保宇配资,十大配资平台app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